親愛的家長,我是威勝WinSir老師。總會聽到或看到家長向老師反映,自己的小孩寫作錯別字特別多。曾有閱卷老師看到考生將 兵馬俑寫成 兵馬桶,還好不是寫成 冰馬桶 吹毛求疵寫成 吹毛求屁;此外,還常看到同學在網路留言寫Orz之類的火星文字,後來才得知,原來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之意。我還以為,我們的下一代已經被火星人統治了!  

另外,很多同學在應用題方面的理解力奇差。例如(1),數學當中提到 請問原來的禮盒當中餅乾有若干塊?”就有學生問我:『老師,若干是什麼意思?是豆干的一種嗎?』差點被他打敗!例如(2),甲乙二人相距5公里相向而行,……,請問何時兩人會相遇?也有同學不懂 相向而行是什麼意思,諸如此類的情況不勝枚舉。由上述情形可以看出,現在許多學生在學習辭彙方面都是追求 速食而沒有耐性,文章都是用看的(包括英文單字),而不願多寫幫助記憶。   

在此強烈呼籲學校的老師們:如果要讓學生透過網路查資料,請別只要求用電腦打字或列印,這樣子他們的字彙能力永遠學不好。請讓他們手寫一遍,只要是字數內容不要超過負荷,基本的要求才是對他們有益的訓練。如今的教改政策,多年下來歷經每屆的白老鼠實驗,證明它是徹底失敗的!尤其是學習建構式數學那些學生,想起來真是無辜,身為教改者真應該為這樣錯誤的方案執行感到汗顏與羞愧。改革者都希望現在學生不要再像從前一樣,面臨聯考壓力。但想請教的是:目前這些在社會上有地位的所謂教育改革人士,哪一位不是經過壓力的焠鍊而出類拔萃呢?但放眼台灣現在的教育情況:我們的孩子與鄰近日本、新加坡等國比較起來,真的是保護過度,掐緊怕受傷,放鬆怕放浪,只好捧在手心不敢放 

筆者非常同意李家同教授談台灣教育的部份論點:教授提到:『以多元化入學為例,很多學者說「廢除聯招已是共識」,這真是天曉得。有一批菁英分子留學美國,他們在美國的所見所聞,使他們對聯招深惡痛絕,是他們對廢除聯招有共識,一般老百姓對於「廢除聯招」,絕無共識。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廢除聯招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他們知道廢除聯招以後會生活得如此艱難,一定不會贊成廢除聯招的。』…… 政府的政策常常是一批社會菁英分子根據某某理論,或者是他們在外國的經驗,制定了一套規矩,然後又給這套規矩冠以一個美好的名稱,在這個大帽子下誰也不敢反對這些社會菁英分子的理念,但是一旦執行,老百姓就往往受不了。』……『國中生對於多元化入學有強烈反彈,當初設計這個制度的學者們卻反過來責怪家長、責怪老師,說家長們不該對明星中學有迷思,也責怪家長不該如此重視平時考,更責怪老師們不持教育理念,輕易地和環境妥協。』……『我希望我們大家暫時不要再叫「教育改革」,而多提「教育改善」,我們不該打倒明星學校,而應該監督政府,使每一所學校都辦得相當不錯,到這個時候,我們國中生的升學壓力就會減輕許多了。』……『大學生很多,並非全部大學生的程度都低落了,考入大學的前段學生,程度絕未低落,( 註:關於這點,筆者並非完全同意-因為與聯考那個時代的前段學生素質比較,確實有差別) 但後段班的同學,程度絕對比從前的後段班低落了。理由很簡單,原來這些學生是不可能進入大學的,現在卻因為我們廣設了大學進入了,使很多教授也感到大學生的程度有變低的趨向。對於程度不好的同學,一開始就不該收』  

筆者接觸教育這麼久,發現一個現象:現在錯誤的教改政策,使得學校老師已無尊嚴可言。為了明哲保身,在不准有體罰的規定之下,部分老師們不太敢管學生的言行,深怕稍有閃失而影響退休。更甚者,還有部分老師在教學上囫圇吞棗,很快地把某單元帶過去就表示已教完,其實是把問題丟給安親班或補習班。對於家境不錯,但程度需要加強的學生,到補習班還有補救的機會。可是對於弱勢家庭小孩而言,無疑地已提早宣布出局了。  

台灣教改的結果,造成滿街都是碩博士。美其名號稱我國是高度教育水準的國家,但實際上充滿著劣幣驅逐良幣。以前聽到建中、北一女、台大,無不充滿著榮譽感。現在的升學制度,已測不出真正的實力,基測只考選擇題情況下,請問,錯4題與錯5題的考生,程度有何差別?但是一個考上建中,另一個只能上師大附中。只考選擇題的結果,讓僥倖猜中答案的學生就讀根本不適合他本身程度的學校,這樣的學生高中三年會唸得很勉強,也不快樂;教育當局用盡各種改善方案,刻意要破除明星學校的迷思,卻適得其反。學生不再有榮譽感,感覺考上也沒有多大的成就感。試問,只用選擇題來測驗,如何真正挑到數理資優的學生?很多學校會在校內另外測驗挑選資優生,請問,若基測可以恢復非選擇的考題,不就可以達到選材的效果,也可避免程度不適合的學生去就讀,這樣學校也就不用大費周章了嘛!把明星學校程度稀釋掉,換來素質下降。這樣子培養的學生如何有競爭力? 

廣設高中,造成技職學校招收不到具潛力的人才。在舊聯招時期,高中名額有限情形下,有許多程度好可惜考運欠佳的學生,會轉到技職方面學習一技之長。而且在高職或專科畢業就能投入市場就業,對於薪水微薄的家庭,可以改善家中經濟狀況。我相信現在的父母,很多就是這樣的成長過程。可是如今大開大學之門,技職專科學校搖身一變成科技大學,原本是家庭生產者的技職畢業生,卻變成家庭的消費者。有能力的父母只好再含辛茹苦供養四年的學費;無力負擔者,學生只好打工籌措學費。也就是這樣惡性循環,造成了大學生學習品質下降,還讓官員脫口說出學生翹課去打工,笨死了的話。當然,該段說法有媒體故意斷章取義,造成了不少爭議。但是半工半讀的學生人數之多,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如果當初教改不是亂改的話,也不會讓局面變得不好收拾。現在大量開放的結果,滿街都是大學生,使得父母會覺得孩子沒有大學文憑是很丟臉的事,為了這個錯誤的迷思,只好更上一層樓,繼續唸研究所與博士班。各大學為了求生存,也廣開方便之門。曾幾何時,台灣到處充滿著書卷研究氣息,隨處都是碩博士生,這樣的研究生,還真是廉價。既然有這麼多的人才從事學術研究,怎麼未見台灣的大學水平在國際排名大幅提升?真的是自我感覺良好,最後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排擠效應。真正有學術實力的優秀人才,其職缺卻被有背景的,但學術能力表現平平的佔據。另一方面,博士學歷人數太多,加上少子化現象,一旦大學倒閉,這些教授們頓時失業,造成社會成本浪費不容小歔!政府察覺未來恐怕不可收拾,只好異想天開,擬慢慢開放中國留學生人數來台就讀。又擔心誘因不夠造成對方不來,於是提出補助的優惠措施,這樣鄉愿的作法,卻造成國內學生與家長的抗議不公。如果當初政府在實施廣設大學的政策,是為了培養人才輸出國外,倒也無可厚非。問題是,這些高學歷背景水準參差不齊的人,卻大量存在我們的社會各階層,造成浮而不實的社會現象,台灣的競爭力受到嚴重的影響。 

調酒,電玩,極限運動,美食烘培,扯鈴……等比賽。台灣選手都能在國際場合大放異彩,堪稱台灣之光,但得獎的背後卻是隱藏著台灣的教育危機。各位是否發覺到,這些得獎的項目,都不是學術上的,根本不需唸大學就能做到的。換句話說,台灣需要的是培養更多專業的技職技術,就以瑞士為例,其製錶技術世界一流,但需要碩博士生嗎?相信您我心有同感。 

當今社會價值觀已隨教改多年的臧害而慢性中毒逐漸地改變。筆者何以如此說法?前陣子媒體報導台、政大學生為了行銷自己而參與商展model演出,引起台大校長憂心忡忡的關切言論。雖說部分媒體為了收視率與讀報率的商業考量,斷章取義而以聳動的標題報導,其實卻也真實反映目前大學生的心態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為,當台大、政大的傳統金字招牌,在職場上不再求職順利吃得開時,為了求生存,只好另闢戰場。除非情況改善,否則筆者認為這種情形還會持續下去的。 

大學校長們不應只是在演講場合說說而已,更應該要有風骨,對於政府不恰當的教育施政措施提出嚴厲的批判。教改的失敗、優惠外國人士來台就學,卻壓縮本國學生學習資源的不公平情況,更應挺身疾呼。更不可趨炎附勢,為了官位,昧著良心只想把學校當做賺錢的工具。賺不賺錢是董事會要傷腦筋的事,如果校長堅持學術品質的理念,卻受到董事會的施壓,那就應該要有讀書人的風範去職走人。如此才能樹立典範,大學獨立教育精神才能不被干擾,師生們也才會有認同感與榮譽感。 

許多大學最後併校,甚至關閉的現象早晚會發生,國人都應有心理準備。對於每年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教育部應該開始控制管理。政府官員與教改者,請面對教改失敗的現實面,因為你們的一廂情願,造成今日台灣小孩抗壓性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呼籲家長們:請不要過度保護自己的小孩,適度的給予壓力,他們才能在未來國際競爭的社會中出人頭地。看看鄰近的日本、新加坡與崛起的中國,都是採菁英政策的教育模式。只有我們,把自己傳統的教育優勢丟棄,就好像武林高手自廢武功一樣。這些孩子們,其中優秀者將會是台灣國家社會未來的棟樑。可是若像溫室裡的花朵,弱不禁風,試問如何面對其他國家培養出來的領袖呢 

基測是教育選材的第一道分流,因為它幫大學學測過濾了適度的人選。因此,在升高中與技職方面的比例,教育當局應該要重新檢討。雖說十二年國教是教育當局極力要推動的,但若就目前的方向及內容而言,只怕又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當得來太容易時,就不懂得珍惜, 這就是現存的教育現象,學生視為理所當然。想問各位父母,您真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是這樣教育出來的成品嗎?與其學雜費免費,以及開放全面免試升學高中職,倒不如多補助中低收入家庭學費半價優惠,並依該校入學排名百分比,在登記就學時給予適度獎學金鼓勵,甚至全額獎學金。如此,不但能減輕中低收入家長的負擔,更能培養學生榮譽感積極爭取,體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以及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至於現行兩次擇優的考試制度,筆者認為只需考一次就可,並且要恢復非選擇題的作答,才能真正鑑別學生程度。其實可以將一次的基測成績分成兩種情形來錄取:第一種情形將在校成績與基測成績各50%計算先錄取適當百分比的學生數;接下來再以基測成績100%計算錄取第二批人數。如此,不用怕一試定江山,萬一有學生考試失常,還有在校成績補救;同樣地,若有學生國一二在校成績不太理想,但是國三努力用功,最後也可憑基測成績考取理想學校。其實,事情並不複雜,可議的是教改者的心態。他們始終不願意面對所謂的升學壓力這四個字以及應該開放適度的體罰。畢竟台灣不是歐美國家,我們直接面對的是亞洲鄰近國家的正面衝擊,都已經沒競爭力了,還在奢談幸福的教育環境?這樣只會製造出更多毫無抗體的無菌寶寶,國家社會遲早會出現危機的。 

筆者能做的只有在自己崗位上略盡微薄之力,以網路教學嘉惠更多的弱勢家庭,讓其子女不用花費大筆金錢補習,也能得到完整的數學教育。若您認同我的理念,希望能代為宣傳加入會員,讓這個網站能有充足的經費維持下去。

 

歡迎參觀網站 www.winsir.com.tw 威勝數學,不吝賜教! 

 

                                                                    威勝老師  拙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威勝Win-Sir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